1 長城總長:21196.18千米
國家文物局公布的《中國長城保護報告》中首次曬出了長城的“家底兒”:墻壕遺存總長度21196.18千米,各時代長城資源分布于北京、河北、山西等15個?。ㄗ灾螀^、直轄市)404個縣(市、區)。
綿延范圍過長也帶來保護修繕難題,對此國家文物局表示,將在明年年底前完成長城保護總體規劃,優先實施一批長城搶險加固工程,引入無人機等加強巡查,并重點保障長城沿線欠發達地區的財政資金支持。
2 珠穆朗瑪峰:高8844.43米
世界各國曾經公認的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為8848.13米,由印度在1954年測量得出。
中國國家測繪局2005年公布的中方測量結果是,珠峰峰頂巖面海拔高為8844.43米,精度為正負0.21米,峰頂冰雪厚度為3.50米。
3 長江總長:6397公里
1980年“長江辦”水文局在《考察報告》中認為:“(長江)沱沱河為源全長6397公里?!?/span>
并提出:“今后有關出版物或正式文件,應以此數據為準,一般提到長江長度,仍以沱沱河為源,全長6300公里,涉及具體長度,可采用6397公里?!倍@種“算法”中,姜古迪如冰川被定為長江江源點。
4 黃河總長:5464公里
發源于青海巴顏喀拉山的黃河綿延5464公里,流經九省區。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,黃河天然年徑流量580億立方米,滋養著全國12%的人口,灌溉著15%的耕地。
5 吐魯番盆地:海拔-154米
吐魯番盆地是世界上最低的盆地,也是中國最熱的地方。大部分地面在海拔500米以下,有些地方比海平面還低。盆地中心是海拔為-154米的艾丁湖面,是中國大陸的最低點。
6 故宮面積:72萬平方米
世界最大皇宮——北京故宮城墻內的面積約72萬平方米,現存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。明、清兩代24位皇帝就居住在這里,幾百年多少軍國大策都由此發出,改變著一代代中國人的命運。
7 京杭大運河總長:1710公里
京杭大運河到底有多長?《中國大百科全書》和《中國水利百科全書》等記載的長度為1800公里,《百科知識數據詞典》和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等使用的長度為1794公里。
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所劉少創課題組利用衛星遙感技術,重新量測了這條世界上最古老,也是最長的大運河,得出精確答案:京杭大運河總長度為1710公里。
8 人口:137349萬人
2016年4月20日,國家統計局發布2015年全國1%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,以2015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,31個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為137349萬人(不包括港澳臺居民和外國人)。
這一數據與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零時的133972萬人相比,五年共增加3377萬人,增長2.52%,年平均增長率為0.5%。
9 漢字:85568個
漢字的數量很多,但是很難說出準確的數字。不過我們可以從古今字典中,知道漢字的大概數目。
東漢的《說文解字》收字9353個,宋代《集韻》收字53525個,清朝《康熙字典》收字47035個,當代的《漢語大字典》收字60370個(2010年版)。1994年中華書局、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的《中華字?!肥兆?5568個,這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。
10 節氣:24個
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,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,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,“二十四節氣——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”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。
24節氣分別為:立春、雨水、驚蟄、春分、清明、谷雨、立夏、小滿 、芒種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、立秋、處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、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大寒。
《24節氣巧記歌》
春雨驚春清谷天,夏滿芒夏暑相連
秋處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
每月兩節不變更,最多相差一兩天
上半年來六廿一,下半年是八廿三
11 皇帝:408位
秦朝2位,漢朝31位,三國11位,晉朝16位,五代十六國78位,南北朝59位,隋朝3位,唐朝22位,五代十國55位,宋朝18位,金遼西夏35位,元朝18位,明朝16位,清朝12位,還有南明、北元,其它諸如李自成、張獻忠,以及太平天國洪秀全父子、甚至稱洪憲帝僅兩個月的袁世凱,加起來一共408位。
12 狀元:552個
史籍記載,唐代,共有狀元139人;五代十國的后梁、后唐、后晉、后漢、后周沿唐制,有狀元11人;宋代有狀元118人,元代的蒙、漢狀元共32人;明朝有狀元90人;清代至光緒三十一年(1905年)廢科舉制時,其間有狀元114人,總計由唐初到清末,共有狀元504人。
遼代的狀元為18人;金代的狀元為15人,張獻忠的大西政權有狀元1人;太平天國的狀元有14人,若上述狀元可與唐、五代、宋、元、明、清狀元同列,則中國歷代狀元共計552人。
其中,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,是唐高祖武德五年(622年)壬午科狀元孫伏伽;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狀元,是清光緒三十年(1904年) 甲辰科狀元劉春霖。他狀元及第次年,即光緒三十一年(1905年) ,慈禧太后即下詔停止科舉,他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末科狀元。
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狀元,是太平天國癸好三年(清咸豐三年癸丑,1853年) 女科狀元傅善祥。